初夏的北京,一间宽敞明亮的击剑馆内,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液与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,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响声、脚步在剑道上快速移动的摩擦声、以及孩子们偶尔发出的充满活力的呐喊,交织成一首久违却熟悉的交响乐,场边,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静静地站立着,目光追随着一个个身着白色防护服、头戴护面的娇小身影,口罩上方露出的眼角,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欣慰。“看到孩子们终于能回到剑道上,眼睛里重新闪烁起那种专注和兴奋的光芒,这是我们目前最希望看到的。”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,“一切的努力,都是为了让他们重新享受击剑最本真的快乐。”
过去的一段特殊时期,对于依赖线下场地和面对面对抗的击剑运动而言,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,道馆的大门曾一度紧闭,规律的训练戛然而止,那些习惯了在剑道上挥洒汗水、追逐梦想的孩子们,被迫离开了他们心爱的“战场”,王钰副秘书长坦言,那段时间,协会、俱乐部和教练们最深的忧虑,不仅仅是训练的中断,更是孩子们与这项运动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结可能因此而松动,甚至是中断。“我们担心的是‘流失’,不仅是技术生疏的流失,更是兴趣和热情的流失,击剑的魅力在于对抗中的智慧博弈和身心磨砺,这种体验很难在虚拟空间中完全复制。”
面对挑战,北京市击剑协会迅速行动起来,协同各区协会、俱乐部,探索出一条“停训不停练”的创新之路,线上,教练们化身“主播”,通过视频会议软件指导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、技术动作分解练习,甚至组织线上挑战赛、击剑知识问答,努力保持队伍的凝聚力和训练的趣味性,屏幕终究无法替代真实的剑道。“击剑是一项非常注重距离感、时机感和实战心理培养的运动,线上课程可以维持一定的身体状态,但无法替代真实交锋带来的那种即时反馈和综合锻炼。”王钰强调,“当条件允许恢复线下训练时,我们工作的核心,迅速转向如何确保安全、有序地让孩子们‘回来’,并且是快乐地、充满期待地回来。”
安全,是重启的第一原则,协会制定了详尽的防疫指南和场馆开放标准,从入场体温检测、健康码查验,到训练器械的严格消毒、控制同一时段场内人数、保持安全距离等,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缜密,王钰介绍,各击剑场馆都付出了巨大努力,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环境改造和流程优化,只为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心的训练环境。“我们要让家长放心,让孩子安心,这是他们能够重新享受击剑乐趣的基础保障。”
仅仅安全回归远远不够,长时间的疏离,可能导致部分孩子对技术感到生疏,甚至产生畏惧心理,对此,王钰和协会同仁倡导教练员们转变教学重心。“复训初期,我们强烈建议不要急于进行高强度对抗或苛求技术细节的完美,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们重新熟悉剑道的感觉,找回身体对这项运动的记忆,重燃他们对击剑的热爱。”这意味着训练内容需要更具趣味性和包容性,更多基础性的步法练习、游戏化的反应训练、循序渐进的适应性对抗被纳入课程。“我们看到很多教练非常有创意,会设计一些小游戏,让孩子们在欢笑中重新激活运动神经,逐步建立信心,看到某个之前有些胆怯的孩子,终于勇敢地刺出有效一剑后那兴奋的样子,比任何技术指标的达成更让我们感动。”

在王钰看来,这段特殊的经历,反而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青少年击剑教育本质的契机。“我们是否过于聚焦于输赢和成绩,而忽略了运动最初带给孩子们的快乐?”她抛出的问题发人深省,击剑运动被誉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,它不仅锻炼身体素质、反应速度和协调性,更培养礼仪、专注、坚韧和临场决策的智慧,王钰希望,这次“回归”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,引导更多孩子和家长关注击剑带来的超越胜负的成长价值。“享受过程,享受挑战自我、战胜困难带来的成就感,享受与同伴相互尊重、共同进步的友谊,这比单纯追求一块奖牌更为重要,我们希望击剑能成为陪伴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位良师益友。”

协会也正积极筹划各类活动,为孩子们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,进一步巩固他们回归的热情,计划组织小规模的、以交流和体验为主的邀请赛或俱乐部联赛,淡化竞技排名,强调参与和分享。“目的是让他们有机会检验训练成果,感受比赛氛围,在实战中体会击剑的乐趣和魅力,保持长期参与的动力。”王钰补充道,“我们也会加强教练员的培训,特别是在青少年心理引导和兴趣培养方面,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,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全面发展。”
展望未来,王钰对北京击剑运动的复苏与发展充满信心,她看到,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重返剑道,也有新的面孔带着好奇加入进来,这股生命力是击剑运动最宝贵的财富。“困难是暂时的,但孩子们对运动的热爱、对成长的渴望是永恒的,作为协会,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扫清障碍,营造环境,守护好这份热爱。”她动情地说,“每当看到剑道上那些轻盈跳跃的身影,听到他们因为一个漂亮的进攻或防守而发出的欢笑声,我们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,并在快乐中坚韧、智慧地成长,这就是我们当前最重要、也最幸福的使命。”
剑馆内,灯光依旧明亮,击剑运动的韵律与活力正在持续回归,对于王钰和北京击剑界而言,这清脆的剑击声,不仅是运动恢复的信号,更是无数孩子梦想重新起航的乐章,而快乐,始终是这乐章中最动人、最持久的旋律。
发表评论